新能源与低碳化学研究中心(简称“研究中心”,英文名:Center of New Energy & Low Carbon Chemistry)成立于2021年,是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对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着眼山西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承担山西能源革命改革试点和国宝文物保护的历史使命,突显太原理工大学“一流工科、扎实理科”的办学特色,围绕煤基资源清洁低碳高效开发与利用及新能源领域中的重大化学和材料科学问题开展原创性研究,整合化学、材料学科优质资源重点打造的科研平台。近年来,研究中心坚持以服务山西经济发展和发挥学科优势为统领,逐步形成能源存储与转换材料、煤基衍生品转化和文物与环保材料三个研究方向。
研究中心创立与负责人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张献明教授,两年时间研究中心已扩展到12名固定成员,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7名,博士后1名,博士化率达100%。研究中心目前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包括科技部万人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面上/青年、973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和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研究中心成员在Nat.Commun.、Sci. Ad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一/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研究中心是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交流、智库咨询及国际合作于一体的低碳新能源技术发展平台。科学研究方面,目标在于发挥特色学科优势,开展煤炭工业低碳化技术攻关,形成具有高水平和影响力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研究成果。人才培养方面,以培育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新时代青年学者为核心职责,强化创新领军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回应“双碳”目标下对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新要求。学科建设方面,坚持以“理”为核、以“用”为上导向,推动“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建设。学术交流方面,以“径舟论坛”为核心学术平台,集成专家观点,不断增强体系化技术创新能力。智库咨询方面,向行业提交有价值的战略技术建议,为山西省地方政府和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提供解决方案。国际合作方面,积极面向国际科技高地及“一带一路”国家共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并开展学术交流,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西北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东北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先后建立起友好关系。
研究中心深耕校企合作,在绿色低碳发展主题下与重点企业开展联合研究,加强学术界与产业界的链接机制,实现基于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和产、学、研之间的有机结合。研究中心将持续聚焦煤炭转化主攻方向,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矢志建设低碳新能源技术创新的前沿平台及专业人才的集聚高地。